Kotlin對象表達式和對象聲明
對象表達式和對象聲明
有時候,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對某個類做了輕微改動的類的對象,而不用爲之顯式聲明新的子類。
Java 用匿名內部類 處理這種情況。
Kotlin 用對象表達式和對象聲明對這個概念稍微概括了下。
對象表達式
要創建一個繼承自某個(或某些)類型的匿名類的對象,我們會這麼寫:
window.addMouseListener(object : MouseAdapter() {
override fun mouseClicked(e: MouseEvent) {
// ……
}
override fun mouseEntered(e: MouseEvent) {
// ……
}
})
如果超類型有一個構造函數,則必須傳遞適當的構造函數參數給它。
多個超類型可以由跟在冒號後面的逗號分隔的列表指定:
open class A(x: Int) {
public open val y: Int = x
}
interface B {……}
val ab: A = object : A(1), B {
override val y = 15
}
任何時候,如果我們只需要「一個對象而已」,並不需要特殊超類型,那麼我們可以簡單地寫:
fun foo() {
val adHoc = object {
var x: Int = 0
var y: Int = 0
}
print(adHoc.x + adHoc.y)
}
請注意,匿名對象可以用作只在本地和私有作用域中聲明的類型。如果你使用匿名對象作爲公有函數的
返回類型或者用作公有屬性的類型,那麼該函數或屬性的實際類型
會是匿名對象聲明的超類型,如果你沒有聲明任何超類型,就會是 Any
。在匿名對象
中添加的成員將無法訪問。
class C {
// 私有函數,所以其返回類型是匿名對象類型
private fun foo() = object {
val x: String = "x"
}
// 公有函數,所以其返回類型是 Any
fun publicFoo() = object {
val x: String = "x"
}
fun bar() {
val x1 = foo().x // 沒問題
val x2 = publicFoo().x // 錯誤:未能解析的引用「x」
}
}
就像 Java 匿名內部類一樣,對象表達式中的代碼可以訪問來自包含它的作用域的變量。
(與 Java 不同的是,這不僅限於 final 變量。)
fun countClicks(window: JComponent) {
var clickCount = 0
var enterCount = 0
window.addMouseListener(object : MouseAdapter() {
override fun mouseClicked(e: MouseEvent) {
clickCount++
}
override fun mouseEntered(e: MouseEvent) {
enterCount++
}
})
// ……
}
對象聲明
單例模式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模式,而 Kotlin(繼 Scala 之後)使單例聲明變得很容易:
object DataProviderManager {
fun registerDataProvider(provider: DataProvider) {
// ……
}
val allDataProviders: Collection<DataProvider>
get() = // ……
}
這稱爲對象聲明。並且它總是在 object{: .keyword } 關鍵字後跟一個名稱。
就像變量聲明一樣,對象聲明不是一個表達式,不能用在賦值語句的右邊。
要引用該對象,我們直接使用其名稱即可:
DataProviderManager.registerDataProvider(……)
這些對象可以有超類型:
object DefaultListener : MouseAdapter() {
override fun mouseClicked(e: MouseEvent) {
// ……
}
override fun mouseEntered(e: MouseEvent) {
// ……
}
}
注意:對象聲明不能在局部作用域(即直接嵌套在函數內部),但是它們可以嵌套到其他對象聲明或非內部類中。
伴生對象
類內部的對象聲明可以用 companion{: .keyword } 關鍵字標記:
class MyClass {
companion object Factory {
fun create(): MyClass = MyClass()
}
}
該伴生對象的成員可通過只使用類名作爲限定符來調用:
val instance = MyClass.create()
可以省略伴生對象的名稱,在這種情況下將使用名稱 Companion
:
class MyClass {
companion object {
}
}
val x = MyClass.Companion
請注意,即使伴生對象的成員看起來像其他語言的靜態成員,在運行時他們
仍然是真實對象的實例成員,而且,例如還可以實現接口:
interface Factory<T> {
fun create(): T
}
class MyClass {
companion object : Factory<MyClass> {
override fun create(): MyClass = MyClass()
}
}
當然,在 JVM 平臺,如果使用 [@JvmStatic](https://github.com/JvmStatic "@JvmStatic")
註解,你可以將伴生對象的成員生成爲真正的
靜態方法和字段。更詳細信息請參見Java 互操作性一節
。
對象表達式和對象聲明之間的語義差異
對象表達式和對象聲明之間有一個重要的語義差別:
- 對象表達式是在使用他們的地方立即執行(及初始化)的
- 對象聲明是在第一次被訪問到時延遲初始化的
- 伴生對象的初始化是在相應的類被加載(解析)時,與 Java 靜態初始化器的語義相匹配